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減少醫療患者窗口往返次數和排隊時間,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市財政積極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
一是加強溝通,形成合力。我市共有5家市直公立醫院及1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范圍,項目總投資額約462萬元。該項目涉及部門多、投資額較大,一方面,市財政部門加強與衛健部門溝通協作,明確上級推行財政票據數字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共同研究部署落實改革精神;另一方面,為減輕財政負擔,市財政積極做好商業銀行宣傳發動工作,采取與銀信部門合作的方式公開招標選定合作銀行,由商業銀行負責提供相關系統建設的軟硬件配套資金。
二是試點先行,分步推進。開平市中心醫院以及三埠衛生院等2家醫療機構作為首批試點醫院,在項目成功招標后,通過密鑼緊鼓的推進建設,僅一個月時間,于2021年底,開平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出第一張財政醫療收費電子票據,這標志著我市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和新突破。
三是以點帶面,全面鋪開。醫療收費電子票據具有同步繳費自動開具、綠色環保、從根本上杜絕假票等優點,且能有效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便民利民目標。下一階段,市財政將進一步加快改革工作進度,爭取于今年6月底前,余下20家醫療機構全面上線使用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相關附件: